幸福是什么?
发布人: 学生工作处
发布时间: 2025-08-29
浏览次数: 10

幸福本身就是一个非常复杂而带有主观色彩的概念。因此,心理学家研究幸福时更愿意用“主观幸福感”这一概念。

主观幸福感主要是指个体依据自己设定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整体评价。主观幸福感由两个部分构成:情感平衡和生活满意度。情感平衡是指与不愉快的情感体验相比较,占相对优势的愉快体验,是个体对生活的一个总体概括评价。情感平衡包含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两个变量,但这两个变量并不具有必然的相关性,而是两个相对独立的变量。生活满意度是个体对生活的综合判断,作为认知因素,它独立于积极情感和消极情感,是衡量主观幸福感更有效的指标,具有主观性、稳定性、整体性。

塞利格曼提出了PERMA模型,这是一种用于评估个体幸福和幸福感的理论框架。PERMA是五个代表性的要素,它们被认为是构成一个满意和充实生活的关键因素。

P-正向情绪(Positive Emotion):这个要素涉及积极情感的体验,如快乐、愉悦、兴奋、喜悦等。

E-身份的体验(Engagement):也称为心流(Flow),这是指个体投入某项活动或任务中,全身心地专注于它,忘记时间和周围的事物。在这种状态中,人们会感到充实和满足。

R-关系(Relationships):人际关系对于个体的幸福和满意感至关重要。与家人、朋友、同事和社区保持积极、支持性和有意义的联系,有助于增进幸福感。

M-意义(Meaning):这个要素涉及寻找和追求生活中的意义和目标。个体对于自己的生活有一个明确的目标,往往更容易感到满足和幸福。

A-成就感(Accomplishment):这个要素与个人取得成就和成功有关。当我们实现目标、克服挑战、取得进步时,会感到自豪和满足。

塞利格曼认为,这五个要素构成了人类幸福感的基本组成部分,并且通过培养这些要素,人们可以提高自己的整体幸福感和生活满意度。


Copyright ©1996-2020 xgc.jsviat.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工作处 苏ICP备11021512号-008 技术支持:信息与网络中心

地址:江苏省徐州市泉山区学苑路26号 邮编:221116 电话:0516--83889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