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医生希波克拉底提出了气质的体液说,他认为人体内有四种液体:黏液、黄胆汁、黑胆汁、血液,这四种体液的配合比例不同,就形成了四种不同气质类型的人。约500年后,罗马医生盖伦进一步确定了气质类型,提出人的四种气质类型,即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和抑郁质。
胆汁质的人情绪体验强烈、爆发迅猛、平息快速,精力旺盛、争强好斗、勇敢果断,为人热情直率、朴实真诚;但这种人遇事常欠思量,鲁莽冒失,易感情用事,刚愎自用。
多血质的人情感丰富、外露但不稳定,思维敏捷、热情大方、善于交往,行动敏捷、适应力强;他们的弱点是缺乏耐心和毅力,稳定性差,见异思迁。
黏液质的人情绪平稳、表情平淡,考虑问题细致而周到,安静稳重、自制力强、耐受力高、内刚外柔,交往适度、交情深厚;但这种人缺乏生气,行动迟缓。
抑郁质的人情绪体验深刻、细腻持久,情绪抑郁、多愁善感,思维敏锐、想象力丰富,不善交际、孤僻离
群;弱点是行为举止缓慢,软弱胆小,优柔寡断。
在现实生活中,单一气质的人并不多,绝大多数的人是四种气质互相混合、渗透、兼而有之的。虽然气质无好坏,但是社会实践的领域众多,不同领域的工作对人的要求是不同的。有的气质类型适合这一类工作,有的气质类型适合另一类工作。在因事择人(人事选拔)或因人择事(选择职业)的时候,都应该考虑自己的气质类型对工作的适宜性。例如,多血质的人适合从事环境多变、要求做出迅速反应、交往繁多的工作,难以从事较为单调、需要持久耐心的工作。黏液质的人适合从事耐心细致、相对稳定的工作。
如果一个人的气质类型正好适合工作的要求,那么,他会感到工作得心应手,对工作有浓厚的兴趣。如果不考虑气质类型对工作的适宜性,将会增加人的心理负担,给人带来烦恼,也会影响工作的效率。
——朱爱胜、陈昌凯:《心理健康教育》